当前位置:主页 > 产业咨询 >

2008年铜市通胀与供需的博弈

2008-03-06 09:59 编辑人:admin
一、2007年市场回顾 相比2006年,波澜不惊可概括2007年整年铜市行情,如图1,LME铜周收益率及周持仓变化量均围绕在均值附近波动。2007年初,铜价结束2006年创历史新高之后的调整行情,从5200点一线获得支撑反弹,其间主要是由于中国进口需求出现恢复性增长,


一、2007年市场回顾
   相比2006年,波澜不惊可概括2007年整年铜市行情,如图1,LME铜周收益率及周持仓变化量均围绕在均值附近波动。2007年初,铜价结束2006年创历史新高之后的调整行情,从5200点一线获得支撑反弹,其间主要是由于中国进口需求出现恢复性增长,季度内1~3月进口量连创新高,峰值出现在2007年3月,当月净进口量紧接20万吨,创近年来最高水平。承接第二季度的铜消费旺季,铜价振荡走高,5月中旬达到了8335美元/吨的年内高点,中国因素仍是引领铜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但其后5个月的时间,铜价绝大部分时间维持在7000~8000美元/吨的窄辐波动水平,10月中旬开始,次贷危机的影响开始显现,房屋数据开始恶化,铜价也随之调整,最低调整至6840美元/吨。

  在振荡调整3个月之后,我们认为铜价将步入逐步上涨,2008年上半年料将有不错的表现。但是由于诸多不确定因素增加,特别是需求方面,我们谨慎看好2008年铜市,即使能在年中再创新高,也仅短暂停留,回归5500~8000美元/吨宽幅振荡区间的可能性较大。全年来看总体仍是蓄势行情,而非单边上扬,把握阶段性机会。

(一)三大因素促成上半年振荡走高行情

1、全球市场通胀加剧是铜价走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农产品、原油价格凌厉的涨势或许是2007年商品期货市场上最靓丽的风景。CBOT大豆价格创历史新高,突破1200美元/普氏尔;COMEX黄金期货达到850美元/盎司,达到26年以来的高点;油价更是接近100美元/桶附近徘徊已久。相比之下,铜的上涨幅度远低于大豆(农产品)及原油涨幅。

商品 最高 最低 全年涨幅

CBOT大豆指数 671.3 1229.1 83.09%

COMEX黄金指数 612.18 851.85 39.15%

NYMEX原油指数 52.25 95.69 83.14%

LME三月铜 5430 8335 53.50%

(数据来源:中证期货)

  农产品、原油价格的持续上涨,加上新兴经济体仍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通胀的压力正在增加。而由于农产品及能源价格的持续上涨,使得各主要经济体2007年物价基本处于上升通道中(除日本仍在月度中出现负增长外。尤其是在2007年4季度,物价上涨增速有所加快,尤其以美国和中国表现突出,并且通胀压力正在从食品、原油等“非核心”部分向“核心”部分传导

  OECD 成员国物价指数在2007年大部分时间里均处于上升通道。尤其以美国表现较为突出。11月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环比上升0.8%,同比则大幅上升4.3%,分别创下了两年和一年来的最大升幅,进口价格指数环比上升2.7%,为1990年10月以来的最大月度涨幅,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也出现了2.3%的同比涨幅。核心CPI在4季度连续3个月均成增长态势。如图3

  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也是类似的情况。11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9%。1-11月份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4.6%。尽管其中食品价格上涨是拉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食品价格上涨占整体CPI 的33.2%),但仍然可以观察到,服务类价格增幅已经开始明显,剔除食品价格后,核心CPI也在上涨。并且我们认为这种势头还将继续。预计今年全年CPI涨幅在4.7%左右,是自1996年以来的年度最高涨幅。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铜做为重要的原材料,也将随之上涨。并且从资金面来说,整体商品的牛市氛围将吸引资金流入商品市场,并且铜也有可能跟随黄金成为通胀的“套期保值”标的物,受到资金青睐。同时,在资金方面还将受到各种指数调整权重的影响,道琼斯AIG商品指数、标准普尔高盛商品指数、路透商品指数和罗杰斯商品指数等通常是在每年1月份调整其成分商品的权重,基本原则是调低上一年涨幅较高的商品比例,调高上一年涨幅较低的商品比例,而金属成为了首选目标,铜做为基本金属中最活跃的品种,增加其比重的可能性较大,进而跟踪这些商品指数的指数基金也必将增加在铜头寸上的配置。
(责任编辑:再生分会)

本网凡注明出处为“《中国再生有色金属》”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2290313联系授权事宜;转载请务必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再生有色金属》"。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读者参考,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本网站概不负任何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点内容

版权所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

  •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 邮 编:100038
  • 电 话:010-6396-0153/3867
  • 传 真:010-63963867
  • E_mail:cmra@chinacmra.org
  • 本站域名: www.cmra.cn
  • 通用网址:中国金属再生网 再生金属 中国循环资源网
  • 京ICP备1903183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