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协会工作 > 年会聚焦 >

为重庆有色金属企业对外发展搭建平台

2013-11-10 20:33 编辑人:宣传部
为进一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宣讲国家对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支持政策,了解重庆市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设想、政策措施和投资环境,11月8日上午,再生金属分会邀请部分产业代表性企业进行专题座谈会。

  为进一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宣讲国家对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支持政策,了解重庆市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设想、政策措施和投资环境,11月8日上午,再生金属分会在重庆国际会展中心会议区邀请部分产业代表性企业进行专题座谈会。

  参加座谈会的有: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副处长雷文;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吉位,副秘书长张希忠;重庆市经信息委汽车工业处副处长康忠安;以及重庆市对再生有色金属有大量需求的相关企业:长安福特、长安铃木、鑫工业、渝安公司、秦安机电的代表;来自重庆和国内主要再生金属园区及企业:五矿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剑涛铝业有限公司、重庆顺博铝合金有限公司、宁波世贸铜业有限公司、广州腾航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江阴阳博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的代表。

  雷文主持了座谈会。他指出,我们国家现在经济发展和现在制约经济发展最主要的两个方面,一个是资源,二是环境。目前产业面临的是要发展,要转型升级,要实践绿色发展。实现绿色化,最重要的一个环面方面就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的产业发展。他强调,有色金属产业要实现整个产业链的延伸,资源再生利用是重要的渠道。再生资源是一个朝阳产业,随着社会聚集量越来越多,整个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工业转型升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雷文还扼要介绍了国家对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再生有色金属示范工程计划、行业准入条件和管理措施等产业方面的主要扶持政策。

  王吉位在座谈会上表示,重庆是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及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中国政府实行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开发地区,汽车摩托车产业作为重庆市主要支柱产业,对有色金属的需求量巨大。他指出:本次会议是一种形式,渝新欧铁路的建设,表明了国家对重庆的重视,也为重庆的发展提供了后劲。希望下一步将这种形式建立为长效机制,让上下游企业在这个平台上进一步交流、沟通,对接起来更加通畅。

  张希忠认为,再生铝涉及到材料科学,而生成铝合金以后的技术其实就是产业升级的问题。现在不少企业在研究项目中存在跟生产实践脱节的问题,因此,希望重庆企业研究项目时要立足“接地气”。

  康忠安重点介绍了重庆有色金属发展情况以及未来规划愿景,重庆市的投资环境和配套政策措施,以及大家关注的渝新欧铁路运行情况。

  他说,重庆是中国最大的仪器仪表生产基地,铝材等等的需求量比较高;现在汽车生产企业26家,摩托车整车32家。按照今年产能,汽车300万辆,摩托车1200万辆,明年汽车产能要达到400万辆,2015年达到485万辆。去年汽车产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摩托车占全国37%,连续四年居全国第一。渝新欧铁路现在每周两班,全路程11000多公里,时间是16天比海运36天节省了20天左右。铁路开通以后,采用一卡通一次放行,目前包括重庆、成都、贵州、云南、陕西,很多货物通过这个铁路运往欧洲。目前重庆生产的笔记本电脑90%以上都通过渝新欧铁路销往欧洲,希望也能把欧洲的金属废料运回重庆进行加工,在重庆打造建设一个循环经济区。未来,随着重庆的主要有色金属铝、铜、铅因用量发展空间的加大,他热忱希望国内外企业到重庆投资置业。

  参加座谈会的企业代表,对目前有色金属产品的使用与需求情况、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以及未来再生有色金属企业配套政策和市场要求,纷纷畅谈了各自的见解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同时,代表们还就再生有色金属企业围绕如何更好地与重庆当地下游企业对接,如何发展促进重庆市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如何解决原料采购和运输等关键环节,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解决的具体问题,如何开展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合作等问题,各抒己见,互动交流。

 

  本次座谈会是再生金属分会籍再生有色金属国际论坛在重庆召开之际进行的,通过听取地方企业对再生金属产业的发展建议,共同探索研讨借助渝新欧铁路进口处理欧洲有色金属废料的发展机遇,初步达到了再生金属分会为重庆有色金属上下游企业和国内主要再生金属园区和企业搭建一个沟通平台,壮大重庆再生有色金属产业,促进重庆市经济增长和工业转型升级提供服务的目的。也是分会作为行业协会与当地政府、上游贸易企业、中游再生加工企业、下游应用企业、第三方交易等多方进行互动交流的一次新的尝试。(再生金属分会网讯)

(责任编辑:再生分会)
本网凡注明出处为“《中国再生有色金属》”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2290313联系授权事宜;转载请务必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再生有色金属》"。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读者参考,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本网站概不负任何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点内容

版权所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