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循环经济文章 2013年第1期 2012年第12期 2012年第11期 2012年第10期 2012年第9期2012年第8期 2012年第7期 2012年第6期 2012年第5期 2012年第4期 2012年第3期 2012年第2期 2012年第1期 2011年第10期 2011年第9期
返回首页

[风采]明确定位,探索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新出路

时间:2012-11-01 10:02来源:中国循环经济 作者:李富元 点击:
分享到:
2011年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批准湖北谷城再生资源园区成为第二批全国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以来,园区的建设一直在快马加鞭,一个现代化、高起点、具有明显示范作用的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的雏形已经形成。
  

   2011年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批准湖北谷城再生资源园区成为第二批全国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以来,园区的建设一直在快马加鞭,一个现代化、高起点、具有明显示范作用的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的雏形已经形成。

  设备到位,园区建设实现零排放

  2011年3月,金洋在“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园区开始了废铅酸蓄电池低温连续熔炼项目,该项目总投资4.7亿元,目前已经进入了试生产的关键时期。公司利用意大利政府贷款建设年处理10万吨废铅酸电池环境治理及综合利用项目业已启动。这里将形成年处理废铅酸蓄电池20万吨、年产铅及铅合金15万吨的生产能力,是湖北谷城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我们已累计投入1亿多元,用于新增和完善环保设备,建设了废气处理系统11套、废水循环处理系统6套,在线自动监控系统一套,生产工序全部采用国际国内领先工艺及技术,这表现了我们的决心和巨大投入。建设高起点的园区是我们企业多年奋斗和积淀的一次巨大的能量释放。在原有厂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和处理能力,每年在那里都吞进2500万只废旧蓄电池,吐出12万吨合金铅,相当于节约130万吨原生铅矿,这些废旧铅酸蓄电池又重新回到了电池生产的大循环过程中,真正实现了“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大循环。在新的生产线建设中,我们不仅将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而且对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都予以循环利用,实现零排放。这几座大型污水处理设施就是几千万的投入。

  我个人觉得,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必须流淌着道德的血液。只有做到经济与环境的良性、健康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只有生产经营与道德的结合才能使一个企业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企业。这些年来,我们经常去一些发达国家和再生铅行业的朋友们交流,感觉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有责任和义务把铅酸蓄电池的综合利用做得更好。今后几年,中国正朝着汽车工业强国的方向迈进,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我们有这个责任,把再生铅的回收利用当作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来做。因此,我们必须有更加环保、更好的综合利用生产线,让大量的铅酸蓄电池得到更加妥善的处理,这也就需要我们的整个生产过程实现无污染、低能耗、清洁生产。我们生产线最开端的那个废旧铅酸蓄电池的料仓,是花了大价钱建设起来的;那些正在安装的设备是利用意大利政府贷款,引进国际先进的废铅酸蓄电池资源化利用技术和设备。这些设备配置在我们自主研发的低温连续熔炼系统技术结合起来,可有效解决废铅酸蓄电池的环境污染问题,提升其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水平,给废铅酸蓄电池一个绿色的通道和安全的归宿,确保该领域的环境安全。整个流水线的能耗和各类污染物排放较传统技术大大消减,废水和废渣全部循环利用,实现零排放,在全国都将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和指导意义。

  更新观念,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是一个铅生产大国,同时也是铅酸蓄电池消费大国,最近这些年来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铅酸蓄电池还无法被替代,铅酸蓄电池的回收与利用既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同时也是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个人从1985年就开始从事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利用,至今已二十多年,回收利用构成了我职业生涯的一大部分。对这项工作,我是用干事业的虔诚与敬业的心态坚持走到今天的。我们的企业和我本人与同行们共同见证了中国再生铅工业的发展历程,其中的艰辛,只有置身其中才能领略。目前,中国再生铅行业大型企业已经有三家成为全国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湖北金洋冶金股份公司成为了其中的一个。中国再生铅行业正走向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可以预期在未来的几年里,中国再生铅行业的整体面貌会有一个较大的变化。我对今后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今天,我们的有色金属工业也包括再生金属领域都有一个转型升级的重大现实课题。新的形势需要我们有一个知识积累与更新的理念形成。这就需要企业管理者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和理念。尽管我们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不可能有更多的精力去从事科研开发,但是我们的理念和创新的意识必须时刻地走在行业发展的前沿,否则你怎么可能领导一个团队去创新和开拓呢?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建立废铅酸蓄电池资源化研究中心,并通过了省级技术中心认定,其中两项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我们与中南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进行铅膏连续熔炼新技术的研究;与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合作,进行废铅酸蓄电池低温连续熔炼技术研究;2010年我们建立了湖北省博士后产业基地,通过高端人才在这里的研究与推广,带动了企业在创新的路上不断前行。

  近年来,我们在以再生铅为主线,按照区域经济的需求和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趋势不断拓展自己的业务空间和产业体系。我们已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单位、国家第七类进口废物定点加工利用单位、湖北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单位、湖北省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武汉城市圈废弃电池集中收集网络承建单位。2009年,我们建成了武汉“1+8”城市圈废电池集中收集网络体系,并以此为模式,在全国主要废铅酸蓄电池集散地设置收集网点,目前已经完成了具有优化区域的废铅资源回收网络。我们在其他再生金属领域的拓展,是依托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这个大局。园区地处湖北千里汽车走廊的中心,谷城汽车零部件产业是全省62个重点支持的产业集群之一,在湖北省汽车制造业集群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未来5年,襄阳将建成全国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航空航天产业基地、现代农业基地、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基地。正是基于这样一个考虑,我们几年前就建设了再生铝生产线,这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大局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尽管当前再生铝行业普遍处于略利与亏损状态,但是我们坚信,市场的变化总有低潮和高潮,但是区域经济的需求是强劲的也是长期的。我们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和自己的奋斗目标就不会改变。

  谷城位于湖北省“两圈一带”的关键节点,是千里汽车产业带的腹地,是承接十堰、襄阳、武汉三大汽车与汽车零部件的重要产地。园区已成为废旧金属的聚集地,废旧金属年回收量达120万吨。目前,已建成半径为500公里的废旧金属回收体系,并逐步向外延伸。既然我们已经开始了全国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的建设,就必须从整个园区战略目标的大局出发考虑我们下一步的业务拓展方向。这个总体目标就是:立足湖北东风汽车产业带,一期工程辐射周边500公里,以发展再生铅、再生铝、再生钢铁等产业为核心,以汽车、机械产业发展需要为最终对象,建设辐射中西部地区的区域性“城市矿产”集散市场,打造中部地区“城市矿产”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我们现在已经与园区内的相关企业构建了再生铅产业链和再生铝产业链,下一步的战略重点是废钢铁回收网络的建设和集散市场的构建,这将是我们今后一段时间的战略重点。在今年湖北省政府的工作报告中已经明确提出要支持谷城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给了我们以极大的鼓励。今年元旦期间,我们的县委书记和县政府领导就同我们一起驱车2000多公里先后到安徽省界首市、山东省临沂市,参观学习两地的“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和城市建设管理经验。推进园区建设已经成为政府的一件大事。

  责任驱使,再生资源集散市场建设时不我待

  今后谷城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的目标是:将园区建设成为“一区三园”、“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一区”是再生资源回收交易中心区,“三园”即再生铅及铅深加工工业区、再生铝及铝深加工工业区、再生钢铁及钢铁深加工工业区,“三大产业”即再生铅产业、再生铝产业、再生钢铁产业。这次你看到了我们的再生铝生产企业和正在施工中的再生铅生产线,下一步我们将集中精力建设再生资源集散市场。

  2011年12月18日,湖北省供销合作总社与谷城县人民政府签署了“打造新型供销合作社,促进城市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战略合作协议”。我们将在园区500亩的地块上建起再生资源集散市场。谷城所处的中部地区是目前国家重点扶持的汽车制造业基地,而湖北已经发展成为中部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冶金、机械、汽车制造业基地之一,特别是湖北有与一汽、上汽并称我国“三大汽车集团”的东风汽车公司。东风公司已从货车发展为重型货车、轻型商用车、中高档乘用车等整车和关键零部件总成为主的多型号、多品种、多系列汽车产业,拉动了湖北汽车产业的发展。目前,湖北已经形成了武汉—襄阳—十堰绵延千里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带,也是废旧金属资源富集、加工利用地区。2010年湖北汽车保有量达到192万辆,报废量超过10万辆。湖北省每年废钢铁的回收利用量超过1000万吨,废铝的回收利用量达到20万吨,废铅的回收利用量达到30万吨。如此巨大数量的废旧金属资源主要集中在武汉、襄阳、十堰汽车产业带上,为谷城再生资源园区建设覆盖中西部地区的区域性回收市场和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今天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各种环境与以往已大不相同。过去,我们去一趟省会往往要早早启程天黑才到,甚至去襄阳也要耗费半天。而今,发达完善的交通体系和城市化的加快把整个区域更加紧密便捷地联系在一起,中部经济的崛起与社会的发展使这里成为一片最具活力的热土。作为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的承担者,在这个浩大的系统工程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找准自己的定位,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对园区的建设模式上创新的探索,我们已经在路上。我和我的团队都有着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勇往直前的使命感。

(责任编辑:朱竹)
本网凡注明出处为“《中国循环经济》”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2290313联系授权事宜;转载请务必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循环经济》"。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读者参考,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本网站概不负任何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