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外行业动态 >

让金子的光芒更耀眼

2012-10-29 15:04 编辑人: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黄金生产国,一直被开发利用模式粗放和环境污染问题困扰。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这种状况有望得到改善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黄金生产国,一直被开发利用模式粗放和环境污染问题困扰。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这种状况有望得到改善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对生产企业而言,意味着鼓足力量与时间赛跑。中国黄金行业领军企业中矿集团,以黄金矿山生态工业及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破题,在行业内探索出一条环保、节约、可持续发展之路。

  黄金循环利用

  黄金生产主要由采矿、选矿、氰化、冶炼四大环节组成,这四个环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问题,这也注定了构建黄金矿山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是一个严密的系统工程。

  从2001年起,中矿集团针对各环节存在的问题,通过安全高效采矿方法、资源综合利用、氰化零排放、绿色黄金冶炼进行关键技术的系统开发、集成和应用,构建起了黄金矿山循环经济及生态工业系统。

  在采矿方面,中矿集团开发应用新技术,首次应用了光面爆破技术控制顶板和间柱质量,利用泄水管和泄水井联合泄水,实现了安全、高效采矿。2003年开始,中矿集团经过研究,在采矿环节创造性地开发并成功应用了“下盘联络道上盘进路尾砂充填采矿法”“拱形控顶、光面控柱”“泄水孔与虹吸管排水联合泄水”技术,解决了厚大破碎矿体回采过程中安全管理难度大、生产效率低、成本高、损失贫化大等问题,为厚大破碎矿体及类似条件矿山实现矿产资源的安全、高效、低贫损开采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与经验。该技术年增经济效益14957.11万元。

  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中矿集团研发了阶段磨矿、阶段分选工艺和氰渣中有价金属元素的综合回收技术,建造了中国采金史上最早的多元素回收车间总投资3500万元的北截金矿多元素回收车间。生产中,首次采用螺旋溜槽—再磨—浮选流程,首次开发了优先混合浮选铅锌、硫酸脱硫活化—铜硫分离流程,混合浮选铅锌之后,首次采用硫酸活化黄铜矿的方法。对该环节进行技术改造后,实现了浮选尾矿和氰化尾渣的再利用,多元素回收利用,实现了资源的吃干榨净。氰化尾渣再选每年生产铜精矿5820吨,铅锌精矿2280吨,年增效益3220万元。

  在绿色黄金冶炼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中矿集团开发了黄金的酸浸氧化还原冶炼工艺,首次在浸出工艺中增加了吸收塔;首次研究应用了水淋法回收烤箱、中频炉烟尘中的有价金属;首次研究应用了赶硝剂,综合应用以上技术实现了黄金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的资源化和废水的零排放。

  黄金生态工业

  比起一般的生产行业,采矿业除了在生产环节中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之外,废弃矿区如不妥善处理,更容易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影响。中矿集团针对生产过程和废旧矿区改造两大方面,对废水循环利用与零排放、工艺尾气治理与回用、废渣综合利用,成功地构建了中矿集团生态循环经济链网体系。

  首先是废水循环利用与零排放。中矿集团采用工业废水闭路循环利用技术实现了氰化车间废液100%循环使用。此外,在多元素回收工艺中,回收铜、铅、锌、硫矿中矿浆中的氰化钠以HCN气体的形式释出,巧妙合理回收利用了氰渣中所含的氰化物。湿法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通过废酸再生循环使用的措施,实现废水零排放。

  工艺尾气治理与回用方面,对黄金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研究人员设计了吸收塔,生产过程中实行负压操作,保证了良好的生产环境,产生的废气全部经吸收塔处理,实现了达标排放。中矿集团每年25万吨氰渣带出的氰化钠71.37吨,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添加硫酸形成氢氰酸气体,通过封闭搅拌槽和酸浸槽,利用风机吸入吸收塔,用一定浓度碱液进行吸收并返回氰化流程循环使用,回收率95%,年回收氰化钠57.02吨,价值45万元。

  黄金文化旅游

  中矿集团走环保、节约、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另一招是,对废弃矿山进行了景观化、生态化整体规划和改造。

  中矿集团充分利用原罗山金矿260亩的生产旧址,总投资7.8亿元,建成了国内规模最大、现代化元素最多、功能最全的黄金主题旅游景点中国黄金实景博览苑。项目由黄金博物馆、实景展示区、矿井体验区、餐饮宾馆服务区、淘金小镇组成,全景式展示不同历史时期黄金生产工艺及古今中外黄金文化,一期工程自2009年8月开放以来,共接待中外游客4万多人次。

  黄金实景博览苑与淘金小镇集科技性、知识性、艺术性、历史性为一体,融休闲、观光、餐饮、购物于一身,先后被列为全国和省市科普教育基地,被评为山东省“最受游客喜爱的旅游景区”。

  中矿集团实施的矿山循环经济及生态工业系统技术集成研究项目总体思路的设计和技术的集成创新源于企业多年生产实践,所建立的链网体系运行高效、低耗、安全,实现了矿产资源的安全、高效、集约化利用,充分发挥了矿石、水资源、药剂的资源价值。链网体系的建设还实现了废水的零排放,废渣的最大限度资源化利用,以及矿区的生态修复。

  5年来,累计创造了经济效益11亿元,形成一个完整的矿山生态工业及循环经济链网,为黄金矿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途径,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对矿山生态工业及循环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责任编辑:再生分会)
本网凡注明出处为“《中国再生有色金属》”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2290313联系授权事宜;转载请务必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再生有色金属》"。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读者参考,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本网站概不负任何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点内容

版权所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