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外行业动态 >

湖北金洋:让科技之花香满金洋

2012-10-09 15:01 编辑人:邓国军
 第一个跨区域大规模建设废电池集中收集网络,第一个引进并采用无污染再生铅技术,行业第一大再生铅冶炼与出口量,在筹第一个再生金属国家级实验室……发展轨迹上留下了若干“第一”的创新型企业——湖北金洋公司,如今再次“花香引蝶来”:9月26日,在“隆

  第一个跨区域大规模建设废电池集中收集网络,第一个引进并采用无污染再生铅技术,行业第一大再生铅冶炼与出口量,在筹第一个再生金属国家级实验室……发展轨迹上留下了若干“第一”的创新型企业——湖北金洋公司,如今再次“花香引蝶来”:9月26日,在“隆中对·创新与人才”活动中,金洋院士专家工作站正式揭牌成立。

  抢占再生资源科研制高点

  “金洋公司一直致力于发展循环经济,变废为宝,是全国有色金属行业内公认的资源循环的典范。”9月2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化学、冶金与材料学部副主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副理事长邱定蕃在考察金洋公司再生铝工厂、莫河废铅酸蓄电池低温连续熔炼项目后说,再生资源利用行业涉及资源、环境、能源等各个领域,是一个朝阳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据该公司董事长李富元介绍,作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龙头企业、第七类进口废物利用定点加工单位,金洋自诞生之日起,就始终坚持“资源有限,创造无限”企业理念,重视科技创新,致力循环发展。目前,公司拥有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自主研制开发国家重点新产品2项,主持和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8项。企业在谷城县和江西丰城拥有两个再生铅合金生产基地、一个再生铝合金生产基地,已形成年处理废铅酸蓄电池20万吨、年产铅合金18万吨、铝合金10万吨的生产能力,发展成为国内再生铅行业骨干企业。

  打造科技支撑大平台

  “高新技术和人才储备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智力保障。”金洋公司董事长李富元说。金洋公司现有技术人员116人,其中博士4人,理工本科以上学历60人,占58.62%。先后投入1835万元购置试验、检测设备和机械制作设备50余台(套)。7月24日,金洋公司博士后产业基地举行了授牌仪式,这是襄樊市第一家在县(市)企业设立的博士后产业基地,也是在谷城县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企业建立的第一家博士后产业基地。

  近年来,金洋公司董事长李富元多次到研究院进行交流,商谈合作意向。为了确保院士专家工作站的顺利开展,金洋公司将组建院士专家工作站领导小组,并设立专人专职负责工作站的日常工作,不断引进人才,加大对工作站的投资,保障研发工作的顺利开展,推动“院士专家工作站”课题项目尽快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科技人才要发挥自己的作用,也需要一个平台,只有合适的土壤,才能培育出美丽的花朵。”邱定蕃院士笑着说。

  树立合作创新新标杆

  “通过金洋院士专家工作站这个平台,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和企业联系,结合金洋发展需要,做到入驻一个智力团队,合作一批科研项目,通过中长期合作研究,服务企业提高创新发展能力。”在9月25日的共建院士专家工作站签字仪式上,邱定蕃院士说,“今后,我将会根据需要积极联系行业协会、科研单位、高校等,采取联合参与的方式,吸引更多人才,把金洋院士工作站建成一个包容、开放式科研平台,全力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公司在邱定蕃院士指导下,将围绕创新的核心——技术和人才,在废铅酸蓄电池综合利用技术,包括废电池利用过程中的节能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再生有色金属处理技术创新与优化问题等领域开展合作研究,为金洋吸引和培养更多的人才。”李富元表示,当前,金洋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立足,就必须创新,在科技进步与管理上突破。未来五年,金洋公司将把握“城市矿产”这一机遇,依托再生资源园区平台,实施六大板块、8个子项目,实现再生有色金属产量过70万吨、再生资源回收交易量过146万吨、年销售收入过200亿元的发展目标。

(责任编辑:再生分会)
本网凡注明出处为“《中国再生有色金属》”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2290313联系授权事宜;转载请务必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再生有色金属》"。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读者参考,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本网站概不负任何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点内容

版权所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