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外行业动态 >

湖南锡矿山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

2012-08-24 10:45 编辑人:李霞
  锡矿山地区位于湖南省娄底冷水江市北部,总面积116平方公里,这一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锑矿资源现保有储量达30万吨,占全球比重的30%,素有“世界锑都”的美称。

  锡矿山地区位于湖南省娄底冷水江市北部,总面积116平方公里,这一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锑矿资源现保有储量达30万吨,占全球比重的30%,素有“世界锑都”的美称。

  多年来,依托地下资源开采形成的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生产方式,给当地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了环境污染严重、经济结构单一、人居幸福指数低等一系列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壮士断腕死而后生

  掀起涉锑整治风暴

  锡矿山地区锑产业的无序发展,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巨大的显性安全隐患,引起了国务院及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务院专门派工作组到冷水江市进行督察。2009年,国家发改委将锡矿山纳入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

  为从根本上改善锡矿山地区生态环境状况,2010年3月,冷水江市以壮士断腕置死地而后生的气慨,掀起涉锑企业整治风暴,对每年贡献税收1.5亿元但污染严重的锡矿山地区涉锑企业进行了彻底整治。

  为加大整治力度,冷水江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以铁的决心狠抓整治。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关闭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市经济工作局、市环保局、矿办、矿山乡等分别成立了工作组分片负责,市委书记、市长多次深入乡镇,现场督促检查关闭整顿工作,市环保局、市经信局及相关乡镇办抽调精干力量,进驻企业督促企业加快整改。

  2010年4月15日前,一举取缔了所有证照不齐全的冶炼企业,重新报批了8家冶炼企业。对没有按期关停淘汰的企业,供电部门依法停止供电,公安部门依法停止审批火工产品购置,环保部门依法吊销排污许可证,工商部门依法吊销营业执照并予以公布或依法办理注销登记;对暴力抗法的企业和个人,公安、司法机关从严从快予以打击。

  强化措施,市财政累计投入专项资金5300万元,截至2011年9月底,全市共关闭锑冶炼企业75家,取缔手工选矿小作坊145处,拆除140台(套)焙烧炉、平炉等落后生产设施,关闭产能19万吨。合法锑品冶炼企业最后只保留了8家年生产能力均大于5000吨的企业。

  2011年3月底,对8家锑冶炼企业的落后设备进行了淘汰,共拆除焙烧炉26座、平炉5座,拆除超出环评批复的鼓风炉、反射炉、锑白炉19座,关闭产能1.6万吨。

  无情关闭有情操作

  综合治理涉锑企业

  为了鼓励、扶持现有企业实施扩能改造,以铁的门槛实现达标,冷水江市对涉锑企业颁布了许多优惠政策,综合治理涉锑企业。

  5年内排污费市本级留成部分和环境恢复治理费全部返回企业用于污染治理。投入1.2亿元进行了技改和脱硫设施建设,对涉锑企业全部配套烟气脱硫设施,安装了在线监测系统并全部联网运行,并通过了省环保厅组织的“三同时”的验收。

  为确保脱硫设施长期稳定运行,避免企业环保设施闲置、停运,冷水江市对所有涉锑企业全部强制实施脱硫设施第三方运营。同时,实行环保设施运行保证金制度,涉锑企业、环保设施运营单位分别缴纳脱硫设施运行保证金30万元、50万元。保证金由市环保局设立专门账户管理,对拒绝履行环保整改意见的单位,没收其所缴保证金;对擅自停运脱硫设施,导致二氧化硫超标排放的,责令立即恢复脱硫设施正常运转,并处以每次5万元的罚款。

  加大对砷碱渣和含铅废渣等危险废弃物的处置和监管力度,各企业产生的含铅废渣全部返回用作本厂鼓风炉配料,并按“防流失、防渗透、防扬散”的要求贮存在临时场所,杜绝非法转移危险废物行为。

  2010年,冷水江区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项目获国家批准,争取到专项治理资金6300万元。2011年,锡矿山地区重金属污染治理列入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范围,砷碱渣处理一期项目又获得国家专项资金8400万元。其中投资4846万元,用于工业污染源治理项目,现已完工11个。整治前,锡矿山地区砷碱渣年产生量为1.5万吨左右,整治后,全市砷碱渣年产生量约为5000吨。

  冷水江市对锡矿山地区实行无情关闭,有情操作,对涉锑企业关闭整顿过程中失业的人员实施了民政特殊救助,给失业人员每人每年1000元救助,对涉锑企业周边的居民分批进行搬迁。

  加快推进区域生态修复

  治理成本计入产品价格

  对锡矿山地区,冷水江市着眼长远,大力推广种植抗污染树种,百年老矿重焕新颜。

  市政府出台了《冷水江市锡矿山地区生态恢复工作方案》,把锡矿山地区作为全市的植树造林基地,每年组织3000余名干部群众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目前,已累计造林2000余亩。通过实施生态恢复工程,力争使锡矿山地区约1.8万亩遭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环境质量得到改善,被破坏的地表植被和退化的生态功能得到恢复。

  开展区域涉锑企业整治后,企业的生产设备得到更新,生产工艺得到改进,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减少,同时治污能力得到提高。经过测算,实施综合整治后,锡矿山地区可以减排废水120万吨/年,减排砷0.222吨/年、铅0.043吨/年、锑1.31吨/年、二氧化硫49992吨/年。同时保留涉锑企业把环境治理的成本计入到产品价格之中,企业逐步走出了高污染、高能耗、低价格恶性竞争的轮回,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7月6日,环境保护部华南督查中心第6期督查简报专题刊发了“世界锑都”环境整治的主要做法及其借鉴意义一文,简报认为,湖南省环保厅和当地政府高度重视,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不仅有效改善了当地环境质量,也为我国具有资源优势的有色冶炼产业综合整治提供了示范和借鉴。

  整治后的锡矿山焕发着新颜,环境质量有根本好转。锡矿山的天蓝了,水清了,山绿了,人居幸福感指数上升了。“锑都”锡矿山在环保、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上大步前进。

(责任编辑:再生分会)
本网凡注明出处为“《中国再生有色金属》”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2290313联系授权事宜;转载请务必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再生有色金属》"。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读者参考,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本网站概不负任何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点内容

版权所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