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外行业动态 >

再生有色金属冶炼成“重灾区”

2012-07-30 15:52 编辑人:
  今年,在铜冶炼淘汰落后产能企业中,再生铜冶炼企业似乎成为了“重灾区”。43家企业中共有35家企业淘汰了再生冶炼的设备或生产线,涉及产能约达到35万吨以上。

  今年,在铜冶炼淘汰落后产能企业中,再生铜冶炼企业似乎成为了“重灾区”。43家企业中共有35家企业淘汰了再生冶炼的设备或生产线,涉及产能约达到35万吨以上。

  今年,在铜冶炼淘汰落后产能企业中,再生铜冶炼企业似乎成为了“重灾区”。

  43家企业中共有35家企业淘汰了再生冶炼的设备或生产线,涉及产能约达到35万吨以上。

  污染重、能耗大、产能低,淘汰硬性条件

  我们从《2012年铜(含再生铜)冶炼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中可以发现,淘汰的生产线(设备)型号集中在冲天炉、反射炉、电炉及鼓风炉。

  据我们了解,这几种型号的设备分别存在能耗高、污染重等特点,例如冲天炉的排放口直接“露空”,生产过程中的废气毫不避讳的排放到大气中,给环境问题带来巨大压力;并且所需能耗高,而生产力却较为低下。

  根据我国再生铜行业准入标准,新建再生铜项目产能必须达到10万吨,目前现有的企业产能也不可低于5万吨,并且国家将支持这类企业进行技术和产能的升级,预计在3-5年内争取扩大产能,符合标准。

  而在这份名单中,淘汰企业中产能基本在5万吨以下,更有甚者,部分企业再生冶炼产能不到1万吨。

  因此,对于能耗高、环保能力差、劳动生产力低的企业势必将采取强制措施,予以淘汰。

  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企业竞争力

  当然,对于被列入“黑名单”的企业,政府将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比如财政补贴、技术支持等以帮助进行改造,争取达到国家标准;或者对产能微小、污染严重、能耗高的企业直接予以淘汰的命令。

  那么,长期看,这种行业整合是有利于有色金属产业未来的发展,首先,产业集中度提高,增强企业竞争力;另外,还可有效的保护环境资源,保证经济和环境共同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执行中,难题和障碍

  但是,根据往年经验,淘汰落后产能的规定在执行过程中会遇到众多难题和障碍,往年的“大打折扣”情况是否还会重现,特别是在一些实施区域振兴规划的地区。

  对于再生铜产业来说,行业“规范”或许不是核心问题,而是“执行”。

  首先,地方政府执行困难。

  这可能性涉及到更基层的环节,部分乡镇政府在执行的过程中,会考虑到自身利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时有发生。

  其次,对于缺乏监管的企业来说,淘汰此次落后产能。

  但是,并不代表他们不会转移至其他地方,再重新进行低产能生产。

  最后,从事该产业的人数或已达到“百万大军”,立即停止生产,就业问题或将成为让人头疼的社会问题。

  综合种种因素,我国再生铜产业的发展壮大还需要更长更久的时间,这需要政府的更多扶持、企业自身升级发展和媒体监督等共同作用下,才能实现再生金属产业由“增量”向“增质”科学发展的华丽转身。

(责任编辑:再生分会)
本网凡注明出处为“《中国再生有色金属》”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2290313联系授权事宜;转载请务必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再生有色金属》"。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读者参考,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本网站概不负任何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点内容

版权所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