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外行业动态 >

提高资源保障 把握有色金属行业命脉

2012-07-23 14:32 编辑人:
  “部分产品产能过剩,产业布局亟待调整,产业集约化程度低,资源保障程度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再生利用水平较低,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艰巨……”这些都是在2008年的那场金融危机中暴露出的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内在矛盾。

  “部分产品产能过剩,产业布局亟待调整,产业集约化程度低,资源保障程度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再生利用水平较低,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艰巨……”这些都是在2008年的那场金融危机中暴露出的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内在矛盾。

  但相比之下,资源保障程度对于有色金属行业发展来说是关系行业生死的一件大事。正如在此次全国有色金属矿业大会上,国务院参事、国土资源部原总工程师张洪涛表述的那样,将矿产比作食品,“现在是缺主食,味精特别多,但你不吃主食肯定是不行的”。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也表示,资源是有色金属行业的命脉,谁掌握了资源,谁就掌握了未来。因此,面对严峻的中国有色金属资源保障局面,陈全训提出,要统筹协调全行业力量推进有色金属矿业发展,进一步提高资源保障能力。

  资源比黄金更重要

  矿业是有色金属工业的基础,也是提高产业运行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保障,在产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从支持产业发展的方面来说“资源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总量规模跃居世界第一。2011年,国内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达到3438万吨,占当年全球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是名副其实的有色金属生产大国。

  支持中国实现有色金属产量大国的正是其背后的矿业发展。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分管矿业的副会长尚福山介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色金属矿业在资源勘查、和矿山生产、技术进步、境外资源开发、资源综合利用、和绿色矿山建设、城市矿产开发、城市矿产开发、矿山技术进步以及矿业体制改革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有色金属产业的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国土资源部资料显示,“十一五”期间,铜、铝土矿、铅、锌查明储量分别新增为2116万吨、6.5亿吨、1919万吨和3119万吨,与2005年相比分别增长22.9%、39.4%、41.2%和25.7%。初步形成了藏中铜资源基地,滇西有色金属资源基地,东天山有色金属资源基地,乌拉根铅锌资源基地,念青唐古拉山有色金属资源基地,祁连塔拉有色金属资源基地等新的资源接替基地。

  尽管过去几年间中国有色金属查明储量有大幅增长,但这背后的严峻事实是,作为矿产量、消费量多年位居世界首位的矿业大国,矿产资源人均占有较低、贫矿、共生矿和难选矿较多,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些重要矿产资源储量严重不足。随着国内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矿产资源需求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找矿没重大突破

  “近年来中国在找矿和矿山建设方面确实有很大进展,但重要有色金属矿产对外依存度逐年攀升,多年来国内找矿没有重大突破,回收综合利用刚刚起步,这使得有色金属资源保障面临着严峻形势。”陈全训在会上明确指出了中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保障程度低的本质。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研究分析,在大宗矿产中,2010年国内铜储采比为9.5,比2003年的29.8下降20.3;铝土矿储采比为16.9,比2003年的32.8下降15.9。在优势矿产中,2010年国内钨的储采比为7.7,比2003年的19.9下降12.2;锑的储采比为3.9,比2003年的5.0下降1.1。储采比的急剧下降,使我国大宗有色金属矿产原料的对外依存度持续上升。

  其中咎其原因,中国自有的有色金属矿产以中小型矿、伴生矿、贫矿居多,开采难度大、加工成本高,且几种重要有色金属矿产对外依存度逐年攀升;同时,金属循环综合利用刚刚起步,这些都使得有色金属资源保障面临严峻形势。

  “对于有色金属矿产来说尤其是铅、锌、铜、铝比较紧缺。”张洪涛表示,主要金属矿产人均储量值不足全球的四分之一,其中铜和铝的人均储量分别为全球人均水平的1/6和1/9。

  同时,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可用资源储量也日益减少。例如我国钨储量,最高时占世界60%多,目前下降到47%左右。按现在的开采速度,静态只能开采22年。而世界上现有钨资源可以开采91年。同时,这些年国内资源勘探力度不够,海外资源开发又屡屡受阻,资源使用效率不高,浪费严重。

  据对45种主要矿产可采储量保证程度分析预测,到2020年,有25种矿产将出现不同程度的短缺,其中11种为国民经济支柱性矿产。

  提高资源保障

  当前中国还不是世界有色金属工业强国,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资源保障能力低,矿业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力不足。早在去年4月陈全训在刚刚当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之时就表示,实现有色金属工业由大变强的路径之一就是要提高资源控制力的要求。

  在此次大会上,对于如何提高资源控制力他表示要从“立足国内、强化公益、依靠科技、加强管理”这四方面出发。

  陈全训表示,我国是一个人口和资源大国,不可能脱离自身资源禀赋追求资源安全,资源安全是买不来的。实际上,我国很多矿产资源还没有充分开发利用,立足国内实现资源保障是有充分基础的。

  多年来的地质找矿也证明,我国是世界有色金属矿产品种蕴藏比较齐全的国家。其中,探明的铅、锌、钨、锡、锑、稀土、钼、镁等重要有色金属储量居世界前列;铜、铝土矿等主要有色金属储量也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据国土资源部组织的矿产资源潜力评价证实,我国待查明的矿产资源量巨大。

  同时,有色金属是固体矿产资源开发中最复杂的产业,是汇集技术创新的前沿领域。因此,提高科技水平和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对提高有色金属矿产储量具有重要意义。

  陈全训表示,还要加强公益性地质工作。因为公益性地质工作是整个地质勘探的基础和前提。当前,与商业性地质勘探工作相比,我国公益性地质工作还很薄弱,机构不健全,队伍缺失,经费不足,缺乏制度保障。我们认为,要强化公益,亟须打造大型的重点骨干有色地勘队伍,并在机构定位、队伍建设、财政投入等方面建立配套机制。

(责任编辑:再生分会)
本网凡注明出处为“《中国再生有色金属》”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2290313联系授权事宜;转载请务必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再生有色金属》"。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读者参考,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本网站概不负任何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点内容

版权所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