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外行业动态 >

分析铜铝市场 关注产业发展

2011-03-18 15:34 编辑人:王树谷
上海易贸资讯在这里召开了“第七届国际铜业高峰论坛及第七届国际铝及铝加工市场高峰论坛”。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范剑平主任、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铝部胡长平主任、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陈炳才副主任,中国家电协会、上海电缆研究所的教授、专家、学者,

 

 

  2011年烟花三月之初的宁波,上海易贸资讯在这里召开了“第七届国际铜业高峰论坛及第七届国际铝及铝加工市场高峰论坛”。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范剑平主任、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铝部胡长平主任、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陈炳才副主任,中国家电协会、上海电缆研究所的教授、专家、学者,华闻期货、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中期期货的分析师以及江西铜业集团、精诚铜业、金龙铜业和全国原铝、铝加工企业、投资机构的300多位代表出席了论坛。

  2010年,国内消费者物价指数增长,通胀压力加大,调控政策频出,对在金属属性和金融属性都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铜产业影响巨大。范剑平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及“十二五”规划对2011年铜铝行业发展的影响,他指出,中国有色金属行业节能减排形势严峻,国家对于行业的投资政策、产业政策要“有扶有控”,为淘汰落后产能创造条件。

  陈炳才通过对2011年由适度宽松向稳健货币政策转变的展望,讲解了汇率升值对铜铝产业的影响。新湖期货高级分析师李强、上海中期期货经济有限公司分析师方俊峰、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孔庆影从不同角度分析了铜基本面和未来铜价的走势。中国家电协会信息咨询部主任胡晓红分析了中国家电业发展形势,认为今年家电业对铜的需求旺盛、消费稳定。上海电缆研究所范载云教授认为,新型电力应用将为电缆以及作为电缆重要原材料的铜带来良好增长契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管理委员会孙义为副主任向嘉宾介绍了港区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构想和规划。

  在铝高峰论坛上,各界专家和学者发表了精彩的演讲。胡长平回顾了中国铝工业“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绩,展望了“十二五”的发展趋势:在“十一五”期间,中国铝工业有了大规模发展,国际大国地位有所加强: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材产能产量大幅度增加,进出口结构显著改善,技术创新能力有所提升,产业结果趋于合理,节能减排成效显著,电解铝的能源成本大大高于全球同类企业。预计“十二五”期间中国铝产业技术线路图将得到充分实现,产业布局将趋于合理,单位产品能耗将大幅度下降,能源和环境瓶颈将得到突破,为实现这些目标,促进铝应用的升级换代成为当务之急。当前,由于对国内外需求预测仍然十分困难,整体上电解铝将长期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铝及其相关产品的金融属性将充分得到体现,产业向具有能源优势地区大规模转移步伐加快,低碳发展和环境保护压力陡增,“走出去”的瓶颈仍然有待突破。

  法国巴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大宗商品结构融资部的胡英峥总经理对全球铝工业市场供需状况与发展新态势进行了分析,广州凯投商品信息有限公司朱峰总经理回顾了中国氧化铝、电解铝供需变化并对铝价走势进行了分析。尚轻时代金属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王登文、中国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王炎金、萨帕铝型材(上海)有限公司侯锦、上海高新铝质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赵华、江苏爱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李光华、上海电缆研究所范载云分别对铝加工市场、铝合金车体用型材、电动汽车对铝材需求、铝型材在太阳能行业的应用及光纤电缆行业用铝现状等应用领域进行了深入分析。

  这次高峰论坛通过对国际市场环境与国内政策经济的剖析,对铜铝价铬走势及行业发展的探究,使与会者对铜、铝产业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为企业打开了铜、铝市场地新景象。(王树谷)

(责任编辑:再生分会)
本网凡注明出处为“《中国再生有色金属》”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2290313联系授权事宜;转载请务必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再生有色金属》"。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读者参考,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本网站概不负任何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点内容

版权所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