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外行业动态 >

汽车报废回收再生金属业生存陷入尴尬

2010-05-28 11:54 编辑人: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是中国汽车业非常关心的话题。与制造新品相比,再制造可节约成本50%、节能60%、节材70%。然而,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比例仍然远远低于预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受到上游环节的制约,汽车报废回收率很低。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司长常晓村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是中国汽车业非常关心的话题。与制造新品相比,再制造可节约成本50%、节能60%、节材70%。然而,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比例仍然远远低于预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受到上游环节的制约,汽车报废回收率很低。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司长常晓村不久前在通报汽车以旧换新政策调整有关情况时也表示,我国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虽已有一定的发展,但是资源利用率不高,迫切需要提高水平。
  行业生存状况不佳
  2009年,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1.8亿辆,正常年报废汽车总量将达到400万辆,加上国家出台汽车以旧换新政策,鼓励汽车提前报废,今后每年报废车辆的数目将会增加。可以说,汽车回收产业正处在朝阳期。
  虽说“朝阳”,但这个行业眼下却很尴尬。拆解工艺落后,再利用渠道不畅,拆解企业生存状况不妙。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具有一定规模的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有400多家,但大多拆解水平低,场地简陋,设备、设施落后。

  按照400万辆汽车的年报废量计算,平均一家报废汽车拆解企业每年可以接收报废车1万多辆。但是实际上,一个厂一年拆掉500辆汽车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根本“吃不饱”。原因是大约60%的应当报废汽车流入了二手市场,没有经过报废拆解处理,就又上路行驶了。这样,汽车报废回收企业拆解汽车的数量十分有限,规模效益根本出不来。由于车辆的拆解主要靠人工完成,企业人力成本也比较高。此外,汽车拆解再利用渠道单一,也使拆解点难有好的收益。
  技术水平跟不上
  在报废汽车回收中,分类处理和提炼回收需要很大的设备投入和科研投入。记者了解到,由于资金和技术等多方面的原因,不少报废汽车回收企业没有整套拆解流水线设备,拆解企业场地条件很差,缺乏必要的防渗漏处理。拆解设备大多很简陋,设备相对落后,拆解工作以传统的人工拆解为主,基本上就是气焊切割加上手工拆卸,拆解手段很原始。
  在很多拆解点,报废汽车回收之后能循环利用的主要限于废金属,其他材料回收利用率不高,橡胶、塑料、玻璃等多作为垃圾处理,报废汽车的总体利用率还较低。沈阳一家报废汽车回收企业负责人说,目前报废汽车拆下来的玻璃、玻璃钢等材料因为数量很少还没有人来收购,只能作为垃圾填埋。报废回收汽车企业希望对拆下来的废料进行更细致的分类,不同类型的材料能有不同的用途,这样可以增加回收利用的附加值。可是,这些想法要变成现实,除了企业自身拆解回收技术的提高,还需要形成更细的产业分工。

  规模化发展需政策支持
  一些拆解回收企业反映,现在报废回收企业收购报废汽车成本比较高,企业运营费用又难以降低,盈利微乎其微。而车源缺乏、利润微薄,又使企业无法提升技术水平、扩大规模。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副会长龙少海认为,必须打破这一恶性循环。提高报废回收利用率,回收系统需要规模化发展。
  为提升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环保、资源利用水平,去年7月,商务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升级改造示范工程试点的通知》,决定在14个省市开展“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升级改造示范工程”试点,通过财政支持,引导试点企业进行以清洁环境、节约资源、推进技术进步为重点的技术改造,提高行业整体水平,促进汽车报废更新。

  政策的支持为报废汽车回收行业带来强大的发展动力。龙少海认为,发达国家再生资源行业也不是一个很赚钱的行业,之所以能发展成为颇具规模的产业,在一定程度上是靠政府的扶植。龙少海建议,除政府扶植外,企业也应将这个行业作为一个极有发展前途的大产业去经营,通过并购、吸引投资等方式,发展壮大企业规模,实现规模化生产。

(责任编辑:再生分会)
本网凡注明出处为“《中国再生有色金属》”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2290313联系授权事宜;转载请务必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再生有色金属》"。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读者参考,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本网站概不负任何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点内容

版权所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